Good Evening!
大家晚上好!星期二,昨天第一天開學算是體力耗盡,用力過度,回到家都已經晚上九點十點了;不過因為和一位過年期間沒有見著的朋友,臨時就搭上線 (星巴克數位體驗現在有活動!最多有全品項喔),所以就約在附近的星巴克就這樣一路聊了三四個小時,還吃到晚餐結束;我也認真覺得,最近的談話,確實有夠長的 (是因為我年紀大嗎?),坐得我腰酸背痛的,這算是職業傷害嗎?(應該是一種預約大叔的服務;但對面坐的那個也是大叔就是了;大叔的愛?XD)!但我也學習到了許多我之後會需要安排的事情,透過這談話,也很欣慰能夠知道這位朋友一切無虞。
其實也因為昨天的統計和口頭報告諮詢,我也限縮了許多我的行程 (但也都卡東卡西的),但希望就在 03/01 之前,真正幫忙到這兩位朋友能夠成功上傳。我今天也遇到了一個問題,它們其中之一提出的:使用一個量表,算得每一個病人 (sample數:60人) 的睡眠指數 (連續變數),因為有做介入,所以同一個人有一個pre-test分數和一個post-test分數;基本上這樣的比較,評估介入的影響前後,大致上就是使用前後測分數的比較 (paired t-test)的分析方式,得到是否前後分數有顯著的差異,以及分數的分布以及改變的傾向是如何,就可以有一個大概的描述。我原本的理解應該是這樣,分析也大概是這個方向;但是這位朋友好像跟她老師討論了之後,除了這一張表格之外,又另外做了一張表格,處理是:量表有給予一個切割的分數,讓使用者可以去區別 (分類),病人的睡眠狀況是normal或者是abnormal (這時候原本連續的變數,就變成了分類變數),所以回到之前的pre-test狀況以及post-test狀況,這位同學把這兩個 (類別) 變數,做了chi-square (卡方) 檢定比較-2x2;但是這位同學的chi-square分析,沒有結果 (跑不出來)-原因其實也是因為分類了之後,細方格內出現了0 (0%) 等狀況。
當然,如果就兩張表格來比較的話,就描述性統計來說,一張表格 (睡眠分數-連續變數)是以連續數值的方式,來了解這分數的分布狀況;所得到的paire t-test的比較結果,我們可以做的解釋是,經過介入之後,連續-睡眠分數的變化,是否有所差異,是否有顯著差異;另外一張表格 (睡眠分數-類別變數;normal vs. abnormal;依照工具提供的切點分數),除了描述性統計我們可以理解分類之後的頻率 (frequency) 以及分布的百分比 (proportion distribution),而卡分分析比較pre-test類別變數以及post-test類別變數之後,我們所得到的是-是否這一個介入之後,分布百分比的改變是否有統計意義上的顯著差別。
這其實有些待確認的地方需要注意:
1). Chi-square 卡方檢定,針對於類別變數的比較,有其假設的前提,更有樣本數以及細分格的規範,會跑不出來卡方,可能就是因為細分格為0 (0%)的狀況;更甚者,卡方檢定的假設之一,類別變數的分類必區為獨立 (independent)的狀況,如男和女的分類,但是這樣前測與後測的類別分數,似乎很有問題 (dependent),不是嗎 (是不是應該使用McNemar呢?而不是使用Pearson chi-square?我請朋友再想過看看)?我不是很確定為什麼一定要再加上卡方的分析,連續變數的paire t-test不夠嗎?或說,是不是看到分類比例的分配,用來解說前後的變化,是否就已經足夠了呢?
2). 我另外一個建議是,如果因為現在的切點,造成分類變數產生有 0 (0%)的狀況,是否考慮改變切點呢?當然回歸到使用測量工具的採用和建議,確實有其切點的理由,今天或許可能要考量其他的切點,一者為了分類之後至少不會有 0 (0%)的產生,更甚者是否其他的切點也有其他的參考文獻可以支持,也是需要更進一步查看了解的。
3). 其實還要回歸到這位朋友以及她老師原本的討論,為什麼想要放出這張的卡方檢定 (x^2, p-value),她打算如何解是她所得到的資料和結果,所希望讓讀者知道的內容是什麼?我認為也是在做統計諮詢與討論的時候,需要盡早說明和了解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這是其中一個問題,但我也想要請教有學習過統計的訂閱者們 (subscribers),是否有可以來給些意見看看,這樣做這樣建議好嗎?還是有其他更好的做法呢?
與其關心罔腰-你還可以關心其他很多的
我要先說 ”程度” 的議題,就如我之前從2018年開始在Medium設定的寫作主題 (以及這些系列的文章:程度 (1), (2), (3), (4), (5), (6));就如罔腰的這一個議題,又或者是其他類似不斷推陳出新棄而不捨永不止息的 “新聞 “ 報導,不僅是第一時間的傻眼,我認為可以說一般正常人如果反應是 超神奇、超出乎意料、超誇張 等,基本上都應該把這樣的一則訊息,先設一個柵欄,保持適當的距離,其他更延伸的情緒甚或者是把自己給帶入的角色,其實都太多了 (超出了常規的 “程度”!值得嗎?)。而我們更應該 譴責 把傳播這樣極具擅動性的新聞資訊的媒體,為何要 如此費力 的將這樣 不合比例原則 的新聞篇幅,來吸引更多 無助於任何建設性討論,抑或只純粹 隨意批判或 根本毫無意義的 指責、謾罵、控訴,到底這些情緒是 被炒作 ?還是其他許多人都 不甘寂寞,積極參戰,無役不與,只為自己乏善可成的人生添上或許也可以與他者一樣精彩的 (假) 廣告顏料?
我們轉個方向吧!我認為遇到這樣的新聞出現之後,首先就應該要拒絕它,但無風不起浪,是否有更具討論性的轉彎 (U-turn)?我初步想想,最應該要先站出來的是,站在任何主事者的立場,來思考到底可能事主正經歷什麼樣的故事以及狀況,會有這樣的舉動,等於是把自己經過一項爭議的發表,可能造成相關違法的事件,暴露在這樣的法律危機之下,是否這一個舉動和這一個人是有需要的得到幫助的需求?(但是否是刻意為之而為之,或者是有非理性行為的揭露,都需要持恆評估審視);第二,我覺得在牽涉法律規範的違規事件,可能會造成民眾的混淆以及錯誤的理解,相關執法或行政人員,都需要有適當的介入,更有責任向大眾來說明;第三,變性人 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是否為社會所接納以及了解,更值得向社會的大眾,利用這一個機會,更好規劃成專題報導來討論;第四,這社會確實有真的很想要懷孕 (或擁有撫養的小孩) 但是一直都懷不上 (或無法擁有撫養小孩) 的人,或無法有自己的生理後代,又或者是在現行法規上無法合法的達成等這樣的狀況,”想要一個孩子”,”如何才能夠有一個孩子",是不是更具討論的意義還有讓大家花時間來了解這件事情呢?哪怕是婚生、非婚生、試管生、代理孕母、撫養、領養,甚或移植子宮等,這不值得花你更多的時間,讓你來細細體會與理解嗎?、
姑且不論在任何科學以及醫學面向,無法證明以及具有足夠佐證的情形之下,我們更不應該持續的-以如同一個進行殊死戰的拳擊擂台,就好像等著看著一場好戲,無論是好笑好蠢還是好玩的心態,這樣的心態,我認為都非常的變態;哪怕你是主事者本人,或者是涉事相關人員,還是新聞媒體更窮追不捨 (一副期待想要挖出更誇張更離譜的什麼),或者是願意把視線或眼光以超乎正常程度的關注這樣的主題的人,我同樣想要譴責這些人一番。可以停停,再來請好好想想,到底要鬧到何時何地?難道推出一個極端驚嚇的死局結果,是你所想要的嗎?有到那個程度嗎?拜託大家都一起來想想吧!
有趣快訊:「只有瘋子才畫得出來」(Can only have been painted by a madman)from 吶喊 by 孟克。把這三個關鍵字貼出來『元宵、天燈、平安』貼到LINE群組的對話窗,就會出現還不錯漂亮的天燈動畫!
如果你在看Youtubers 愛麗莎沙 與 醫師蒼藍鴿 的開火 (比罔腰的事情更早一些,大概吵到現在,還有後續-道歉來又道歉去),其實我相信很多人就等著越激化的吵架,畢竟一個是百萬訂閱youtubers,另外一位也不遑多讓接近五十萬訂閱,這樣具有巨大閱聽者關注的兩位KOL,針對於順勢療法的爭議,爭鋒相對;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更具建設性的,一來是了解雙方所提出的論點,一點都不急著到處去留言、挑釁,然後就是戰資格也是滿奇妙的一貫招式,一堆根本就是任性就是想要挑戰的一味吵鬧;我們更可以了解的是,到底順勢療法或者是自然療法,到底目前有多少科學證據的支持,當然有許多另類療法不論是新興又或者是古老的傳統醫藥,在西方主流醫學面前,是要共存或者是只能夠燒殺見骨,我相信都是可以討論的 (中醫藥TCM也是);但提出提醒,或者是不用講到如此之滿,態度如此之堅決,我認為同樣更是 ”程度” 的議題;不僅只是你要花多大 (超過) 的氣力,更急於一時的想要爭論到什麼,而是到底你的論點是否可以不是現在單純的輸贏,還是可以渡過時間的考驗,取得更多證據,並且讓人信任以及信服!
我相信忍耐、撐住,是相對於 “程度” 修練的要件;應該說,可能不需要太敏感,也要練習不要太敏感,意思是不要時不時,隨時隨地,就以為人家就是衝著你,對著你,甚或是想要害你,想要對你做出什麼事情,因為生命財產諸如此類遭受到威脅,所以你和我做出求生本能的一種反射,一種反擊,不管怎樣,我就是在你揍我之前我先給你一個重擊那樣;或許是現在的社會變化,也是太多資訊的碎片化,和變動更新的頻繁到激化神經的過度活耀;但可能你我都知道,任何事快,通常都不會有好結果;搶快,不如走慢。
好我也要先承認,每一次我和我姊在家裡看韓劇,我看到那壞人欺負好人,我也是恨的牙癢癢的,甚或我認真有時也有沙人的念頭,我還會在心中咒罵那該屎的壞人,想說怎麼會有這種人,怎會有這樣瓜張的劇情;對,這確實是 “程度” 上太過了;但到這裡就好,更多,就可以提醒自己,好了喔!夠了喔!嘴上說說,或放在心裡就可以了。這是韓劇,我祖國的戲劇,誇張了。Ps. 我最近在陪我姊看-”優雅的家” XD
還有一些有趣的文章,也分享給你:
重磅分析》如果有一天,臉書與新聞徹底分手⋯⋯by 【黃哲斌專欄】***
【Tenz 科技評論】媒體當自強:澳洲要求 Google、Facebook 付錢,對媒體到底是好是壞? by 施典志
The Pandemic Is Receding in the Worst Hotspots. Will It Last? from NYT
Vaccines versus the variants: Asia's race against time (For Japan, Philippines and more, a scientific miracle meets a political mess) from Nikkei Asia
疫苗常見及罕見的副作用 by 黃軒 醫師
[Podcast- the Jab] Are the vaccines effective enough? from the Economist
下一波中國大外宣主題,應是疫苗效力 by 林雨蒼
抗憂鬱藥物可望減輕新冠肺炎重症與縮短病程 by 陳豐偉
自由廣場》打疫苗,藥師can help!
自由廣場》藥師打疫苗? 非法、非本業!
自由開講》從美國藥師支援新冠疫苗注射談起
面對政變,緬甸華人的兩難 from Matters 馬特市
‘Only when you, your children, and your grandchildren become Chinese’: Life after Xinjiang detainment (簡體翻譯:【译文】”直到你和你的子孙后代都变成中国人”:新疆拘禁过后的生活)
菸商干預政策的手法 by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醫部 賴志冠醫師
[Audio] How Restaurants Survive the Long Pandemic Winter from the New Yorker
[Audio] Why Does the Pandemic Seem to Be Hitting Some Countries Harder Than Others? from the New Yorker
更多的衛星,更多的太空垃圾 from 了概
Google 付錢息事寧人|臉書禁止澳洲用戶轉發新聞|如何資助調查報導 from 科技島讀
哈拉瑞與唐鳳交鋒對談:被駭或不被駭?身分、工作與民主的未來 from 風傳媒
宛如太空站!速食店升級「取餐模式」 嘸需店員 (還好嗎?又沒有飄浮起來)
【關鍵眼中盯】雖然看似理所當然,但對彩券得主的「好運」課稅合理嗎?
角落看台北》體驗復古日本味 台北人也鮮少知道的齊東街
星巴克、cama為何強推「咖啡訂閱制」? 可轉送、沒喝完還可退費的背後考量不可不知
Preliminary test, small sample size, continuous outcome — paired t test should be preferred unless there’s a specific cutoff that discipline is looking for (eg score=3 would suggest a bad quality of sleep?) then it would start making sense to dichotomise the original continuous outcome var.
Just my two cents though